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77章(2 / 2)

贾诩没拒绝,“唉,经过这一遭,他们怕是恨死老夫了。”

曹穗立刻道:“先生,我那酒差不多可以品尝,正好劳烦先生帮我尝尝是否酿制好。我叫人买了一扇羊排还有香料回来,请先生尝尝烤羊排的滋味。”

忙帮了,恶人也做了,是该得点好处。

贾诩神色满意,这才不亏嘛。

果然,只要他平时不干活,偶尔主动帮女公子解决点难题,她便会对他更好。

见财起意曹穗:玩突袭的祖父,你是想要我的命

曹穗将练兵之事放心地交给贾诩和曹乌,然后又被戏志才抓着商量济南郡小麦推广一事。

目前小麦高产已经稳定,若不是遭遇重大天灾,产量方面不会再出错。

接下来的重点便是推广小麦,曹穗自然跑不了。

“女公子手里的小麦暂时只能支撑济南郡,还有部分地方要缓一年。”种子依旧不够,但等济南郡的小麦收获,就可以放开手去种。

曹穗不像是和曹操那样讨价还价,农事方面她不会耍小聪明。

“小麦产量虽高,但种植过程与百姓过往还是有所不同,怕是需要命令各县官员来学习。”曹穗补充道。

兖州的农学团这时候派上用场了,总算是不用曹穗自已亲自去教。

枣祇也在此次商议人员之中,他等到两人说完基本内容,便开始屯田之事。

屯田本该要几年后才出现,但命运轨迹不同,有些种子提前发芽了。

“如果是在济南实施屯田,暂时不能动用军队,那么就是之前讨论过的民屯。”

简单的概念在枣祇提出来后,曹穗和戏志才便有所了解。

枣祇显然已经将安排好,布帛上密密麻麻的字还有图。

“将荒芜的无主之地收为官衙所有,按照军队编制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分组管理。”

曹穗发现枣祇居然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她分组的组织结构图画法。

“民屯最好是以50人为一屯,方便管理,设置司马,往上还有典农都尉、校尉、中郎将,收成与官衙分成。”

曹穗没有打断,这些设置都没有问题,分成才是大头。

“屯田本就是为了提供军队所需粮食,屯民本是流民,土地、种子、农具甚至是耕牛都由官衙所出。我的想法是,若是使用官牛,收成便官六民四,若是使用私牛,便对半五五分。”

枣祇的话刚落,曹穗就忍不住了,她还举起手,引来戏志才和枣祇不解的目光。

曹穗淡定地放下手,然后说回正题,“东阿令,屯田是为了更好的向军队提供粮草,是吗?”

枣祇听出来她对刚刚所说是有不赞成的地方,但跟在曹穗身边这么长时间,曹穗其它方面或许有所不足,但在农事上绝对比他更擅长。

“女公子直言便是。”

曹穗笑着给他算经济账,“目前各地小麦亩产有所不同,但基本上亩产维持在三石左右,甚至因为这几年天灾战争,基本亩产就是在150斤。”

枣祇点点头,他是切切实实在地方工作过,干过实事。

曹穗所说的数字,甚至是已经美化过的。

曹穗继续道:“按照东阿令设置的分成方法,官衙哪怕是得五成,也是70多斤,而百姓只能剩下70多。”

枣祇和戏志才都听明白她的言外之意,这个剩余是无法支撑一家人活下来的。

或者说,会活得十分艰难。

曹穗说出来不是让他们皱眉头的,哪怕这般“剥削”性质的屯田,在混乱时期都是值得称道的一条政策。

曹穗都不想理三国时期各种经济政策的混乱和无用,技能点全点在打仗上面了。

“如果济南郡种植高产小麦,只要不是特大灾荒年月,亩产基本维持在250以上,按照五五分成,官衙一亩地就能收上来120多斤。”

枣祇沉默地算着经济账,戏志才没有轻易开口,农事方面枣祇更加知道实际。

枣祇的嗓子带着些微哑,“我明白女公子的意思,但70多斤的粮食收上来并不足以满足州牧后期军队所需。不过,是我忽视了小麦高产后可以调整的余地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